發表文章

降低親子衝突的有效回應技巧

圖片
文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 最近和一位媽媽談話,讓他最近心力交瘁的是他與他國中的孩子經常在家中有非常高的衝突,且這樣的衝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記得媽媽這樣形容他的孩子 ... 媽媽 : 我不知道現在要怎麼跟他相處,對我來說他就像是顆不定時炸彈,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就會爆炸。 我 : 這真的是很讓人頭痛,就你剛剛說的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媽媽 : 我們原本就很容易吵起來,多半原因都是因為他覺得我很愛唸,就像昨天已經晚上 10:30 了,我光跟他說已經很晚了,不要再用手機快點去洗澡、準備睡覺,他就開始歇斯底里,說我們都很控制他、很愛管他,之後就跟我大吵了起來。 我 : 好像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就上來,即便只是一般生活中的叮嚀。 媽媽 : 對啊,這讓我真的覺得很煩,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我真的也很不想管他,但是能嗎 ? 我覺得因為他的情緒或是擔心他會做出些不理智的行為,我已經對他處處退讓,但像這樣的狀況幾乎還是天天上演。 我 : 好像你該做的都做了,還是無法停止這樣的衝突。 媽媽 : 我現在變得也很神經質,只要跟他待在一起,就會覺得壓力很大,之前還曾經吵到我們兩個大打出手。 短短的對話道出媽媽的無奈與不知所措,正值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因為衝動、內在的衝突等原因與家人衝突,即便我們都了解孩子在這階段容易出現易怒、思考、價值觀或行為的反抗,但對孩子的許多行為卻相當無助,不知如何是好,似乎只能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孩子的風暴期能快點渡過。又或者有些家長很想積極協助孩子,試圖讓孩子情緒或衝動行為得以穩定下來,但最後結果卻換來更糟糕的親子關係。許多人都知道孩子會有叛逆期,但卻很少人知道能夠如何接近這時期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行為可能表現的是衝動、強烈反抗,實務上也出現不少案例是孩子表現出沮喪、情緒低落等現象, 因此我們需要留意與判斷,孩子所展現出來的反應是否在正常值中,若超出了正常值,就需要進一步請專業人士進行評估,了解孩子狀態。 然而怎麼樣才算是正常值 ? 以下提供幾項重要的指標 : 1 . 觀察孩子情緒的強度 :   (1) 在冷靜或安撫後是否能夠緩和下來   (2) 是否出現攻擊或自我傷害行為 2. 情緒與行為出現的頻率 3. 孩子事後是否了解自己情緒當下的狀態 4. 情緒、行為持

成為孩子的「一線生機」-(下) 爸媽可以這樣做!減低兒女被霸凌的機率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

圖片
霸凌事件防不勝防,往往來的突然且措手不及,因此平時建立孩子學習保護自己,並且在遇到事件發生當下,「怎麼求助」及「管道在哪」就顯得相當重要,日常生活中,爸媽可以透過這些方式,建立孩子面對人際衝突與霸凌事件的能力 ? 1. 建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情緒出口 你有觀察到當孩子遇到挫折、人際衝突時他們是如何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嗎 ? 校園中發現許多孩子會選擇自己默默忍受,也有不少孩子會透過自我傷害方式宣洩自己憤怒情緒。因此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情緒教育,學習適當情緒抒發技巧就相當重要,爸媽可以從生活事件中幫助孩子覺察自己情緒,並且可以透過適合孩子的方式,例 : 畫畫、聽音樂、書寫等,讓孩子知道可以如何幫助自己在有情緒時能夠處理並度過情緒低潮。 2. 建立孩子勇氣,讓孩子了解自己遇到問題時可以有人支持 孩子遇到問題能夠主動求助,這與本身對自己是否具有「自信」有極大關聯,當孩子自我價值感不足,內在認為自己並不被他人所信賴與支持,那孩子遇到事情會主動尋求幫忙的動機就會減弱,並且認為沒有人願意幫助自己。因此日常生活中,透過仔細聆聽孩子的需要、眼神的注視及擁抱,這些肢體的語言,就能夠傳遞「我們認為孩子是重要的」訊息,而一旦穩定的支持被建立起來,孩子則能夠較有力量去面對霸凌事件,也較有意願與動機向外尋求協助。 3. 教導孩子善用旁觀者的力量 許多學生碰到霸凌事件多半的想法是「不關我的事,還是少管閒事」、「雖然他很可憐,但我如果幫他我自己也會被欺負或被排擠」。 通常因為內在有這些擔心而阻礙了自己想要去協助受欺負的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導我們的孩子學習這兩件事: (1) 告訴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看到有人被欺負時,試圖尋找有哪些適當的幫 忙與處理。 (2) 辨識班級裡,有哪些較願意幫忙的旁觀者;並善用同儕的力量。 這些能夠有效降低發生霸凌的機率,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孩子建立起同理心。 👀延伸閱讀 成為孩子的「一線生機」-(上) 面對孩子被霸凌,爸媽能做些什麼?  

成為孩子的「一線生機」-(上) 面對孩子被霸凌,爸媽能做些什麼?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

圖片
如果孩子在就學期間曾經遭受同儕言語及關係的霸凌,這樣的經驗會讓孩子日後在班上與同學的相處始終無法自在、開心。 案例 : 學生:「他們的好都是假的,也都是有意圖的,他們只是想要你幫他們做某些事,並不是真的想對你好。」 我:「似乎你不再信任任何人,也不相信他們的好是真心的。」 學生:「我已經習慣了,反正我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很好。」 短短的兩三句話,其實就道出了孩子長久下來在班上的處境,令人心疼的是多數孩子在遭受霸凌過程中,因為擔心講出去引來更大的麻煩,或擔心家人為自己的事而擔心煩惱,因此, 向 老師、家長主動求救訴說自己經驗的人微乎其微。 而在實務中,確實也有遇到會想替自己發聲,提起勇氣向家人及周遭人尋求協助的孩子,但往往因為身旁的大人認為「這也沒有很嚴重」、「漠視孩子感受」或「要孩子不要理他們」種種應對的建議,對孩子們又造成了另一個傷害。因為「不被看見」與「不被理解」,讓孩子持續陷入人際痛苦中;變得孤立無援。 在我工作中發現到遭受霸凌的孩子會有以下幾種人際特質: 1. 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且即便轉換環境後仍擔心會一再發生同樣事件。 2. 對人際互動過分敏感,時時警戒、小心翼翼。 3. 負向人際經驗,導致自我退縮或刻意壯大偽裝自己以避免舊事重演。 當孩子真的不幸遇到了這樣的狀況,我們能夠如何協助孩子去面對 ? 在過程中又要如何回應孩子的感受給予支持? 1. 請先評估孩子因霸凌所受到的影響程度 家長與師長遇到孩子遭遇霸凌事件,最首要的是先評估孩子因霸凌所受到的影響程度,實務中遇到大多數的霸凌行為,多是發生於同儕間的語言及關係霸凌,霸凌者會用排擠、言語的攻擊,讓孩子對於人際關係感到懷疑與恐懼,若孩子在校是受到同儕在行為上的攻擊,則相對較棘手。切記,我們要能夠先冷靜評估孩子當前狀況,才能比較了解孩子目前所需要的幫助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以下線索及影響程度了解孩子受霸凌目前的可能狀態 : (1) 孩子時常抱怨對學校中某人的行為感到不舒服或不悅 (2) 孩子出現情緒隔離,開始不願意揭露有關在校或在班級中的任何事情 (3) 孩子開始對上學感到焦慮與害怕,容易透過身體不適、缺曠行為表達對學校的恐懼 (4) 孩子身上出現莫名傷痕 2. 接納孩子主觀上的感受: 「是你

從親子關係與需求看現在正夯的「旅蛙」

圖片
(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 圖片引自網路)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那被照顧的青蛙 同時也在追求自己那想要被他人需要的需要 最近,許多人迷上了一款名為「旅蛙」的遊戲,網路上已經有人從心理學、客體關係的觀點探究這款遊戲究竟為何能如此吸引人?是什麼原因讓人能不斷的等著、盯在手機前,默默的等自己所養的青蛙回家?今天,想從親子關係、孩子的獨立自主及需求議題,探究這一回事! 當青蛙不在家,我們收割三葉草、幫蛙孩子準備行囊、食物,就是等著牠「隨時回家」後能夠讓蛙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用心,也希望牠在家的時間能多停留一會...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我們看到蛙孩子在家,無論是在睡覺、看書、寫字、吃東西,心裡就是有著一股「心滿意足」的感覺,而當蛙孩子不在家,我們就在想著...怎麼樣可以讓他願意回家,但同時好像也會有一種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感覺。 這樣的過程,讓我想到 青少年時期孩子長大過程,我們都了解總一有天他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會到外發展與開拓屬於自己的天空,但此時,大部分在這階段中較需要調適的反而是自小就守候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因為我們得去面對孩子不再依賴自己,可能需要我們的協助與幫助也將逐漸減少。 而面對這樣的失落,似乎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顧好,並且等待孩子再次回家,而回家時若能再帶上自己喜歡吃的、用的(各類名產)以及對自己的關心與貼心(明信片),則更能讓心中備感溫暖,也是這樣的感受,讓我們能夠渡過孩子長時間不在自己身邊的孤單。 我們從養蛙的過程中,看見了我們的親子關係中;是「被需要」?還是渴望能時時被關注與被照顧?。 1.渴望「被需要」建立自我價值 被需要的感受,對任何人而言都相當重要,因為它是建立自我價值的重要來源,我們也從對他人的付出與他人對自己的需要與回饋,滿足了自己。從親子關係中,也經常看到父母這樣的需要,然而當我們將自己的自我價值與被需要的感受如石頭般壓在自己與孩子身上時,關係往往就會造成綑綁與束縛。 「旅蛙」遊戲中,正反映了現在多數人嚮往那不受拘束、不被控制的自在感受,而現實生活中遇到正處發展階段、獨立自主孩子的父母而言(也就是遊戲中者主人),也須意識

如何面對孩子保有秘密

圖片
如何面對孩子保有秘密 張閔淳 / 諮商心理師 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父母們一定會發現孩子會開始出現一些與以往不一樣的行為,像是手機上鎖、對父母開始保有秘密及隱私、寫日記藏起來不被發現等,對許多父母而言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內在會充滿許多矛盾,一方面認為孩子到了青春期,一定會有想要自己的空間;但另一部分不免也會在心中燃起許多擔心與疑問「我的孩子是不是交到壞朋友 ? 」、「是不是親子關係出現了一些問題 ? 」、「孩子會不會學壞 ? 」並且覺得孩子以往都會黏在自己身邊分享自己所發生的事情,現在好像一回家就躲進房間,不清楚也不了解孩子在做些什麼,問了又時常以「沒什麼」等回應帶過,開始感覺到與孩子間的距離變遠了,面對孩子這樣的轉變,做父母的是不是失落又心急? 孩子開始「保有秘密」到底在傳達著什麼訊息? 舉一個例子:一位學生說到與母親間的親子衝突,當時她這樣說「她明明就是想要知道我是不是有男朋友不直接問,然後盡辦法要偷看我的手機,甚至還跑去學校問老師 ! 」確實,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信任;我們常發現 影響親子關係的並非是秘密本身,而是信任感的衝擊。 「自立的展現」是兒童時期要跨越至青少年甚至成人時期重要的行為表現,孩子會透過叛逆、衝撞父母、長輩價值觀來認識自己,而保守秘密也是一種自力的表現,象徵著孩子不再什麼事情都得向父母告知與報備。所以,請父母親先別急著焦慮擔心,父母應該學習如何對抗內在的焦慮,容許孩子保有自己的秘密? 1. 了解的前提請先建立 「 相互 」 信任 孩子的感受力與敏銳度是很強的,他們能夠感知一般我們並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像是夫妻間的衝突、家庭經濟狀況等 … 。當我們想對他們隱瞞某些事情時,他們也會為了貼心,而假裝什麼都不知道。這些會造成他們內在許多疑問、擔心與焦慮。 這樣的情況,容易引發孩子對自己行為產生自責感與內疚感的錯覺,認為家中許多情況是自己所造成。當我們自己都認為家中許多事情不應該讓孩子知道時,間接著也在教導孩子「有許多事情是不能讓他人知道的!」在以上這樣的情況下,你又要孩子如何能對你坦白 ? 2. 先試著從孩子行為與肢體語言訊息做觀察 許多父母會以孩子「安全」作為考量,想要了解孩子真實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在無法得知孩子的祕密時會出現災難化的思考,認為我的孩子「要變壞了」、「可能

了解這「四感」,讓管教變簡單!

圖片
當我們處在打也不是、寵也不行的年代,父母該怎麼做 ? 張閔淳 / 諮商心理師 這個世代,教育孩子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舉凡打開親職教育相關的文章與專欄,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在傳遞家長一個重要的訊息「打罵教育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學生,因為那只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後遺症及負向影響」、「凡事尊重孩子發展與關注孩子感受與情緒經驗」。可是這讓許多家長與教師在教育這件事上時常舉棋不定,也聽到許多家長反映,不這樣教孩子根本教不會、講不聽,那 到底應該如何拿捏管教界線與分寸,讓我們能如實的傳遞對孩子的教養,同時又能不傷害到親子關係,讓孩子自信學習與發展 ? 在針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教育及管教前,或許我們該問問自己, 到底我們想要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 ? 1. 管教中的「愧疚感」和「羞愧感」 「愧疚感」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對自己行為有自省能力,因此教導的同時,透過事件的描述與孩子帶給他人的感受,會引發孩子對自己行為產生自責與內疚的情緒感受,常見的說法是 : 「你看你做這樣的行為,讓家人很傷心」孩子內在會感受到「因為我才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針對孩子的負向與偏差行為,我認為健康、適度的愧疚與自責感,能讓孩子對事件有所反省,也能夠提醒自己下次不再犯下相同的過錯。 「羞愧感」 反觀,我們在實務現場中看到許多家長在管教的同時,傳遞給孩子的並非是愧疚感而是羞愧感。這兩著最大差異是, 羞愧感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自信與自尊受到貶損 ,像是父母會跟孩子說 : 「你做了這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讓我們丟臉蒙羞」、「都是你害我們在外面抬不起頭」、或是直接在眾人面前怒罵孩子, 這樣的語言及行為,並不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察與反省,反而容易造成孩子一蹶不振 ! 因此在憤怒當下,父母們請留意我們所使用的語言,避免讓原本的好意造成孩子與親子關係間的二次傷害。並且 透過「真誠的表達」將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傳遞給孩子,都有助於孩子減少受到愧疚與羞愧所產生的負面情緒與想法。 2. 「安心感」 管教前請先建立孩子的「安心感」     「管教,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仍有期待」可惜的是往往這份期待孩子根本無法感受到,那是因為在 管教的過程中,孩子只感受到焦慮與慌張,並沒有所謂的「安心感」。 在這裡父母可能會想,孩子做錯事如果還能安心,那代表他對事情根本沒有反省。 但這邊所要表達

小學課後能有哪些選擇

圖片
鄭艾兒 小孩上了小學之後,讓上班族父母最煩惱的問題之一,就是中午下課後應該要去哪裡? 通常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由長輩帶回家,另外一個就是安親班。 小學孩子需要甚麼? 是讓爺爺奶奶帶著看電視? 還是在安親班裡不斷讀書? 你給小孩 PDF 了嗎 ? 丹妮絲.波普( Denise Pope )、莫琳.布朗( Maureen Brown )、莎拉.邁爾斯( Sarah Miles )等三位教育學者,在書裡《負荷過重還是準備不足:創造更強大的學校,教出健康成功的孩子》( Overloaded and Underprepared: Strategies for Stronger Schools and Healthy, Successful Kids )強調「每個孩子、每天都需要 PDF 。」 1.       P 是遊戲( play )。遊戲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遊戲給他們解決問題、與人溝通、以及嘗試新點子的機會。 2.       D 是休息( downtime ) 。 _ 3.       F 是家庭( family )。研究顯示,從學前兒到高中生,每天固定和全家人一起用餐的孩子,情緒更穩定,人際關係更好。 我分享我的經驗 , 真正適合孩子的安親班要有下列條件。 1.       家長先篩選環境,喜歡再帶孩子來。孩子至少看過兩次,確定喜歡了再決定。因為安親班是從十二點到七點多,比在學校的時間還長,影響更深。 2.       是否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培養小孩的體力,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做很多的事情。 3.       有多元化的學習,不是只有寫功課唸英文。不同的生活經驗和遊戲,開拓他們的視野才是最重要的。 4.       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對學生的態度。這一點是個人的感覺問題。 最後才是,下課時間能否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 安親班讓孩子到晚上 7:30-8:00 下課 ,到底好不好? 我建議 至少睡滿九個小時。 根據研究,六至十二歲小孩需要睡眠約九至十一個鐘頭。安親班為了迎合上班族家長的需求,可以讓孩子到七點半才下課。高年級的同學甚至於上課到八點半 ; 我其實蠻懷疑這樣的學習效果,從早上七點多開始讀書,讀到了晚上八點多,光想就覺得累 , 感覺上只是在耗時間,如果只是為了要讓晚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