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對孩子的愛有效傳遞

若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那就甚麼都不是!
4個原則讓你對孩子的愛有效傳遞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認識作者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叛逆時期大約會是在3歲左右,這階段的孩子,凡是大大小小問題總是不厭其煩的一問再問,變得很有主見、脾氣也相對較不穩定及固執,以前可以的現在卻完全變了樣,只要一沒有遵照孩子的期望予以滿足,孩子就會用大吵大鬧的方式逼的父母不得不妥協,就算不是在孩子兩三歲期間,相信許多父母也都經歷過孩子的暴怒、反抗甚至誤解,認為我們不夠了解他,甚至不夠愛他...

在與青少年家長會談或諮詢時,很常聽到家長說到孩子覺得父母不夠愛他、關心他,究竟在傳遞愛與關懷的同時發生了什麼事,讓錯頻的情況一再發生,沒有接收到好意就罷了,有時卻演變成親子間的糾紛與衝突,究竟我們要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真實的感受到我們對孩子的真心付出與關愛?

4個原則讓你對孩子的愛有效傳遞:
1.從孩子的「不要」中找答案
  當我們遇到孩子很「ㄏㄨㄢ」什麼都說不要、什麼都要照著自己的意思做時,請父母先冷靜,不要因孩子的行為而影響了我們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了解當孩子在表達自己不要什麼東西時,反面的意思是「希望你能給我我所要的!」因此在處理孩子當下情緒時反映孩子「真正想要的部分」雖說很多時候並不能讓孩子稱心如意,但至少能讓孩子感受到「你懂他」。

2.與孩子同步
   由於角色與立場的不同,容易讓我們看事件的角度與孩子相差甚遠,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當孩子分享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與遊戲時,父母可能直覺性的就會回映孩子「你在學校都跟同學玩,啊有沒有認真上課啊?」父母希望孩子認真學習,但在孩子心裡只會覺得「真的很掃興...
因此我給父母建議,當我們願意聆聽孩子與我們分享的經驗時,暫時先放下我們對孩子的管教與要求,認真、專注在當下聽著孩子分享的事件,盡可能與孩子在同樣的視野_

3.「擁抱」
「當你不知如何處理孩子情緒時那就抱抱他吧!」不論是面對小小孩,還是青春期的孩子,擁抱時的肌膚接觸所傳遞的溫度與愛,會勝過許多言語。我們對孩子的擁抱,時常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當孩子漸漸長大,對許多家長與孩子而言擁抱是件尷尬、不好意思的事情。但若是你有機會擁抱青少年時期的孩子,你會發現孩子雖然語言上說不要這樣,甚至想將你推開,但你會發現在孩子臉上也會多了許多微笑。

4.給孩子一個專屬的時間
   每天不用多,花個15-20分鐘,放下電視與手機與孩子聊聊他們所關心、在乎的事情,每天一點點的用心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有一個屬於我的專屬時間,不但能夠增進親子關係,也能透過孩子的分享讓父母更加理解與貼近孩子的世界。對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知道,當在自己有需要時,這是一個能夠讓他得到安慰與療癒的時光。
-----------更多文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當你發現你的孩子變得不喜歡出門

別以為「乖乖牌」孩子的情緒很安全

成為孩子的「一線生機」-(上) 面對孩子被霸凌,爸媽能做些什麼?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